DB63∕T 2316-2024 节约型机关评价(青海省)

ID

EC4091D575CE40928C0B25925108948F

文件大小(MB)

0.77

页数:

16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9/20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27.010,CCS F 01,备案号:114447-2024 DB63,青海省地方标准,DB 63/T 2316—2024,节约型机关评价,2024 - 08 - 21 发布2024 - 09 - 25 实施,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63/T 2316—2024,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青海省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青海改革发展研究院、青海省质量和标准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永靖、杨继林、张学全、多杰卓玛、王孔容、文莉萍、杨占福、王天祥、王,海娟、徐梓珩、黄晓琪、宋娜、马晓莉、张昊然,本文件由青海省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监督实施,DB63/T 2316—2024,1,节约型机关评价,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节约型机关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对象分类和方法、评价指标内容和要求、计分方,法与评价等级、评价周期与程序,以及依据评价结果的相关整改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节约型机关的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9149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节约型机关,在运行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要求,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建立和实施节约能源,资源管理制度,采用节约能源资源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增强干部职工节约意识,推进能源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达到评价要求和达标分值的机关,3.2,独立办公,在具有独立门牌号码的单体建筑或多栋建筑群中,仅有一家机关单位办公的办公形式,3.3,集中办公,在具有独立门牌号码的单体建筑或多栋建筑群中,至少有两家或者两家以上的机关单位一起办公的办,公形式,3.4,统计报告期,DB63/T 2316—2024,2,评价的统计时间期限,注:本文件中按照自然年度,即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为评价的时间范围,在统计时间期限内,对未获节约型机,关评价的单位进行集中评定,对已获得节约型机关评价的单位,采取抽样评定的方式进行评价,3.5,节能改造,对经过节能评估后不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既有建筑的围护结构、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给水排水、能耗监测计量系统等实施改造,以达到节能要求的活动,4 评价对象分类和评价指标体系,4.1 评价分类,节约型机关分为独立办公和集中办公两类:单位独立办公,应实行能源资源分户、分栋计量。多个,单位合署办公,具备分户条件的,应实现分户、分楼栋计量,4.2 评价指标,目标管理评价指标内容和要求见6.1,计算方法按附录A执行。运行管理评价指标内容和要求见6.2,各项指标评价要素按附录B执行,4.3 评价条件,各项目标管理评价指标全部达到要求的机关方可开展节约型机关评价,运行管理评价指标评分达到,达标分值的机关可评为节约型机关,5 计分方法,5.1 节约型机关评价的满分为100分,5.2 节约型机关评价总分为目标管理评价指标计分和运行管理评价计分的总和,5.3 节约型机关评价指标计分方法及评价内容见附录B,6 评价指标内容和要求,6.1 目标管理评价指标内容和要求,6.1.1 节约型机关的目标管理评价指标包括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综合能耗、人均用水量,具体见,附录A,6.1.2 强化能耗、水耗等目标管理,完成管理部门下达的能源资源消耗年度指标下降要求或符合定额,管理要求,6.1.3 集中办公的机关单位水、电、暖、气未分户的,各单位资源利用水平指标计分按照平均分记取,6.1.4 各单位应实行公务用车单车油耗核算,6.2 运行管理评价指标内容和要求,6.2.1 组织管理与制度建设,DB63/T 2316—2024,3,6.2.1.1 管理机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 明确分管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的领导,在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统筹配置能源资源;,b) 明确负责节约能源资源工作的管理机构和工作职责,明确节能工作负责人,做到权责清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c) 设置能源资源管理岗位,设备的操作岗位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有关制度、措施与方案的,制定和实施,6.2.1.2 管理制度机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 制定节约能源资源管理制度,其中重视制定能耗、水耗管理目标;,b) 制定节约能源资源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年度节约能源资源目标,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节水节能节支以及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c) 按GB/T 29149 规定实行能源资源分户、分区、分项计量,建立能源资源计量器具台账;,d) 建立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台账,按时报送能源资源消费数据,并确保数据真实、完整。每季度在本,单位公示栏、网站等至少公示1 次能源资源消费情况。制定落实其他节能、节水、生活垃圾分,类、绿色消费、绿色出行以及数据中心、中央空调、电梯系统等重点用能设备设施操作规程等,节约能源资源管理制度。制定反食品浪费管理制度,落实反食品浪费督导员日常巡查、劝导机,制;,e) 建立能源资源降耗增效的自我完善机制,通……

……